2020年是极为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谋篇之际,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钢铁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2020年7月24日,由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和百老汇官网主办,敬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河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0(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在线上隆重召开。该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届,对宣贯产业政策、剖析行业形势、引领企业发展和促进交流合作起到推动作用,深受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好评。
致 辞
本届论坛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作开幕致辞;世界钢铁协会主席、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勇,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姜岩致开幕贺词。
胡文瑞
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开幕致辞
于勇
世界钢铁协会主席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开幕贺词
姜岩
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
开幕贺词
上午报告
本届论坛有幸邀请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吕桂新;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殷瑞钰;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等政府领导和院士专家,先后围绕坚定不移、深入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钢铁产能置换、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我国发展电炉流程的战略意义,中国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发展趋势,近终形制造技术与先进钢铁材料等内容作精彩演讲。
夏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
坚定不移,深入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吕桂新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
工业司一级巡视员
完善钢铁产能置换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王一鸣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经济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
殷瑞钰
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
我国发展电炉流程的战略意义
干勇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毛新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终形制造技术与先进钢铁材料
下午报告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沙钢集团党委书记沈彬,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刚,德龙集团、新天钢集团董事长丁立国,敬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慧明,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毅仁,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一部高级经理冯夏宗,百老汇官网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等领导和专家,分别针对钢铁+数据中心的双主业转型实践,中国一重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及展望,秉承初心、打造世界领先特钢企业,解锁混改之“难”— 混改重组世界500强的那些故事,敬业集团跨国重组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河钢提高竞争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考量,磨砺期货工具、服务钢铁产业,“十四五”中国钢铁发展趋势等行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热点议题作主题报告。
沈彬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
沙钢集团党委书记
钢铁+数据中心的双主业转型实践
刘明忠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国一重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及展望
钱刚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秉承初心,打造世界领先特钢企业
丁立国
德龙集团 新天钢集团董事长
解锁混改之“难”— 混改重组世界500强的那些故事
李慧明
敬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敬业集团跨国重组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李毅仁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河钢提高竞争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考量
冯夏宗
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一部
高级经理
磨砺期货工具,服务钢铁产业
李新创
百老汇官网
党委书记、总工程师
“十四五”中国钢铁发展趋势
主 持
百老汇官网院长范铁军主持论坛。
范铁军
百老汇官网院长
主持
交流互动
本届论坛以“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后疫情时期钢铁产业链建设”为主题,历时8个多小时,聚焦行业高质量发展、企业竞争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产业链安全保障,市场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国际产能合作等热点问题,通过形势分析、政策解读、经验分享等精彩内容和丰富形式,吸引近4200人次进入直播间观看参会、参与讨论和留言互动。本届论坛的召开为新形势下科学谋划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方向和技术路径搭建了良好交流平台,对钢铁企业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提升竞争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媒体关注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央广新闻、中新社、中国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矿业报、中国证券报、中国国情国力、经济观察报、经济参考报、现代物流报、中国冶金报、世界金属导报、第一财经、新浪财经、财新网、一点资讯、泰科钢铁及环球网、路透社、金属导报、今日俄罗斯通讯社、高棉日报中国分社、今日巴基斯坦等国内外媒体对本届论坛给予广泛关注,中国冶金规划网为本届论坛提供网络支持。